11月30日—12月1日,由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编辑部协办的2022年度"南海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同时也是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关学术周"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80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南海局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讨。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教授主持了本届大会。
在开幕致辞环节,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教授代表南京大学对与会的专家表示了热忱的欢迎。陆延青指出,海洋问题在当今时代,彰显着深刻的战略意义。南京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素来重视涉海学科建设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南京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新型智库"和"建设第一个南大"的要求,围绕南海问题、政策咨询、舆论发声及人才培养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和贡献,期待本届论坛能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留下真知灼见。
特别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颖教授从海洋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南海的自然地理特点,对中国南海岛礁开发,南海油气开采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回顾了南海断续线的历史沿革,深入阐述了南海九段线的习惯国际法与条约国际法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指出,维护好南海的稳定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要把握好南海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要致力于同东盟国家加强海洋治理、信息共享、能力建设合作,为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做出努力。中央外办海权局副局长刘巍指出,"南海论坛"为南海问题的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对南海问题的研判离不开中美博弈、大国外交的时代背景,中国要避免误判误解,扩大外交空间,强化总体运筹的作用。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吴士存教授分析了当前南海局势的最新特点,指出当年南海形势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中国应该更加理性、冷静的研判与处理南海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教授认为,海洋博弈深化是当前世界主要大国战略转向的主要特点,在当今的海洋博弈中,中国应当及时提出与贯彻新的海洋理念、方案与智慧,努力形成具有丰富内涵,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海洋战略体系。外交部边海司参赞傅峰山认为,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海洋权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学术界要深度学习领会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外交思想,推动南海形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本届"南海论坛"共设六个议题,在为期一天半的讨论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当下南海局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判。在论坛闭幕式的总结中,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概括了本届南海论坛的三个特点,一是涉海动态分析深入、准确;二是涉海研究学科多元、研究视角互补、互动;三是对涉海形势的判断客观、及时。朱锋教授认为,与会学者围绕国家涉海形势、涉海外交、涉海安全、海洋历史权益等突出主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的观点和成果,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朱锋教授最后呼吁,"我们应当围绕教育部强调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我们咨政建言的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加强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和多学科协同能力建设,提高学者的咨政建言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继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由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南海论坛"始创于2013年,论坛聚焦南海热点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南海权益最大化为目标。迄今为止,"南海论坛"已举办十届,累计邀请千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研讨南海议题,为我国相关涉海问题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来源:南京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job/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