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晖:从国际传播学角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解释力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社原总编辑兼副社长王晓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的“政治语码”,汇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聚焦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正聚合着改变历史、改变世界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孕育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党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案。
当前,随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万物互联环境下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深入社会生活,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演进,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国际产生重要影响,与世界进行深刻互动,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要看她能不能有效地对外说明自己,能不能在世界上讲好自己的故事,能不能打破“必须被别人表述”的被动语态和话语困境。国家故事的讲述、国家形象的塑造、国际认同的构建,营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 已经成为时代必答题。
为此,要向中国发展与进步寻求底层逻辑、向中国历史与文明寻求根性逻辑、向技术的革命与涌现寻求发展逻辑、向战略的统筹与协调寻求系统逻辑。着力形成中国社会和国民层面上稳定成熟的“中国的世界观”,符合中国发展事实、符合预期的“世界的中国观”。要以当代视角、以世界维度深入开掘5000年历史与文化的基因,将其转化为文明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和传播的优势,从而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中国理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探索并构建具有世界表达能力的中国发展解释框架。要以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抓住当下时代的流量红利,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传播趋势和受众反馈进行预判分析,提高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实现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建立更开放、包容的国际传播生态系统,形成更丰富、多元的国际传播矩阵。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持之以恒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有了更高价值和更优选择,必然就有了恰切其位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的国家故事就站到了世界的高处、价值的高处。(来源:南开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job/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