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窗
-
北大团队创新唾液酸化糖质亲和标记策略,提升特异性与亲和力
亲和标记(Affinity labeling)蛋白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检测和分析工具。例如,针对蛋白的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可在不同实验场景下实现蛋白质的精准灵敏...
-
北航团队研发可降解神经接口,实现神经修复实时监测
北航新闻网2月21日电(通讯员 杨贤达)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问题,实现损伤神经的高效修复并在修复早期进行实时监测以适时干预,对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尽管...
-
北理工团队研发高性能柔性光电探测器,助力无线光通信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柔性电子器件与智造研究所在《Matter》上发表题为“High-performance 2D perovskite-base...
-
北理工团队创新光子芯片技术,加速科学计算发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路翠翠教授课题组和北京大学胡小永教授课题组、中科院微电子所杨妍研究员合作,提出引入时分复用与矩阵分割技术,实现了快速高精度求解偏微分方...
-
北京大学医学科研新挑战与机遇,乔杰解析未来方向
关于此次全会相关工作,尤其是小组会上的讨论,我有诸多深刻印象与个人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小组讨论中,委员们对这一年整体工作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大家备受鼓舞,认为在复...
-
北京大学“审美与人生”讲座开讲:彭锋探讨美学与美好生活
2025年2月19日晚,由教务长办公室、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哲学系、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在理科教学楼108教室举行,艺术学院...
-
清华团队运用数据驱动方法破解城市复杂系统难题
清华新闻网2月21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电子系城市科学与计算研究中心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跨学科合作,首次提出...
-
清华团队研发可降解外周神经接口,实现实时监测与修复
清华新闻网2月20日电 在神经损伤的早期愈合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收集生理和病理信息以便及时干预并实现最佳临床结果至关重要。虽然传统的植入式外周神经接口能够直...
-
清华团队研发忆阻器类脑计算芯片,推动脑机接口协同演进
清华新闻网2月20日电 脑机接口(BCI)是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道,不仅能够促进人机交互,还可以用于脑科学研究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然而,传统脑...
-
清华长庚医院团队发文解读CAR-T细胞疗法全球监管挑战
清华新闻网2月20日电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药械试验中心团队发表医药监管科学领域的重要评论性文章,该文章聚焦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临床研发...
-
清华大学师生赴日调研交流,深化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合作
清华新闻网2月20日电 2月7日至14日,校团委、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赴日本开展专题调研与学生社会实践,校团委办公室、信息中心及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
-
“天格计划”发现3秒超新星关联伽玛暴,挑战传统理论
清华新闻网2月18日电 日前,“天格计划”团队完成了对伽马射线暴(Gamma-Ray Burst,简称伽马暴)事例GRB 230812B的科学分析,揭示了一个持...
-
北大化学学院团队在零碳排放制氢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科学》杂志2月13日刊发了一项颠覆性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主导,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卡迪夫大学等机构的国际科研团队,开发出零CO2直接排放的热...
-
北航杭州国际校园举办仿生材料与化学国际学术会议
北航新闻网2月17日电(通讯员 刘明珠)近日,由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创新学院)和北航化学学院联合举办的仿生材料与化学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
清华大学召开2025年寒假务虚会 聚焦高质量发展新任务
清华新闻网2月15日电(记者 曲田 刘书田 摄影 李派)2月11日至12日,清华大学召开2025年寒假务虚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