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视窗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正式开展

2022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798艺术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美图艺术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正式对外开放(受疫情影响,展览开幕式日期待定)。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是每年一卷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另一种发表形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出了与中国传统艺术(考古文物和书法国画等为主)和世界文明(外国经典美术和油画雕塑等为主)的第三种艺术——“现代艺术”(2000年之后统称“当代艺术”),在教育部学科体系中被称作“实验艺术”。无论是中国传统还是西方传统,艺术都有辉煌的历史和明晰的审美标准,但是当代艺术正好与之相反,是以击破旧有标准和探索从来就没有过的创新作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所谓当代艺术的每一次推进都是对“艺术”这个概念重新的建立、补充和扩展,多少都对以往的艺术标准有所突破。艺术的概念听起来好像是人类现代生活极不重要的无用的部分,但是就在人类普遍现代化的过程中,艺术恰恰是人性在整个现代性转化中流露出来的一个必然的精神和感觉的后果,也是反过来用批判和挣扎形成推动进一步现代化的动力。现在,并不是人需要不需要现代化,而是科学技术和现代理性及其计算工具发展到此时,人类文明走上了一条高度迅猛发展的轨道,但是人们也意识到这对每个人类个体的自我构成了冲突和威胁,每个脆弱的人被外界推动、裹挟、压制和甩开,社会不得不面对压抑和分裂的精神危机,必须要借助深刻的反思和强烈的逆反行动,才能够竭力脱离现代化惯性,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的价值——作为人的尊严和对未来的希望。世界的前途和人类的理想不可能靠人工智能来拯救,需要人自己来觉悟和觉醒,这件事情却没有一个“学科”和“专业”可以来从事,也没有一个企业和政府可以来承担。而把所有这些不断变化、难以归纳的零星的或有计划的所谓创新、探索和反省以及其后果都拢合在一起,把看似“莫名其妙”的行为、动作和结果放在一起,就是今天所说的“当代艺术”。 当然,今天在国内有些人说“当代艺术”就是“当代的美术”,这么说似乎没错,只是与我们这里所从事的“当代艺术”无关。可能有人会问,你们凭什么知道哪些东西会是具有创造和反省价值而加以选择和记录呢?我们正是意识到当事人无法确切知道,因此就应该把发生的这一类的所有的活动尽可能记下来。从意识到中国出现这件新事物的1986年起,我们就已经开始系统记录,这一年正是“85美术新潮”这个概念被提出之时,当时提出就是针对之前(1978—1985)艺术现代性探索的汇集和分类归结。就在这一年,“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成立了!一直到今天,CMAA档案几乎每天持续性地观察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努力和实验(虽然其中有几段略有缺漏),每年把记录的结果变成《年鉴》,不做判定和评论,而是给历史留下一道中国现代化崛起的精神和思潮的痕迹。但是也不是没有判断,因为在档案和《年鉴》编辑过程中,诸多事实被比较和统计,并与世界对比,还在不断与未来数据矫正。而本次北京开展的年鉴展(上海展于12月17日已经开展),则是将判断中的一个局部即2021年的成果加以展示。本次北京展览中共展出25位(组)艺术家原作,占据北京798艺术区的798艺术中心的两层空间,并于距此不远的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进行一年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展示。 本次展览还将以年鉴线上展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展出。请关注抖音号“CMAA”,看年鉴展如何演化为更多奇特的线上延伸! 来源:北京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88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