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视窗

“鸿禧迎新·和合共生:桃花坞年画中的江南生活”主题展开幕式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秉持的理念。兔年将至,在12月7日“大雪”节气当天,由华东师大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鸿禧迎新·和合共生: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江南生活”主题展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华东师大“海上风”民俗博物馆受捐精品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主体,契合喜庆祥和的新年节庆氛围,通过实物展陈、年画文化体验空间建构以及主题文创展台的设置,全面展现桃花坞年画的艺术风貌和江南文化的底蕴内涵,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与魅力。   “鸿禧迎新·和合共生: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江南生活”主题展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开幕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长刘超、传承人申婷,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李丹丹,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影视频道主任陈曦,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华东师大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夏祥伟、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等参加开幕仪式。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谢圣心主持开幕式。   夏祥伟代表主办方对大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表示,江南文化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精神支撑,高校博物馆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与挖掘区域文化的精神因子,集结社会力量,助力卓越育人建设。熊琼在致辞中感谢了校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对学院的大力支持,她回顾了海上风民俗博物馆近年来所取得的各类成果,并指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和合共生。刘超在线上致辞,讲述了近五年来年画社与华东师大博物馆间的深厚情缘,强调了本次展览主题的重要意义。徐赣丽表示,民俗学研究所将充分利用好海上风民俗博物馆这一平台,为社会培养更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历丰富,综合能力突出的民俗学人才。田兆元介绍了“海上风”民俗博物馆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深厚友谊,并立足长三角一体化视野,指出桃花坞木板年画是江南地区民众的智慧结晶,是江南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所捐赠的年画精品能在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展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华彩乐章。   田兆元代表“海上风”民俗博物馆接过申婷手中的桃花坞木板年画作品《花开富贵》,以此为代表接受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所捐69幅珍贵年画作品;夏祥伟为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代表申婷颁发捐赠证书。 与会嘉宾和师生共同观看了展览宣传片,并在传承人的指引下,按照展陈理念绕场欣赏所展精美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嘉宾和师生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一幅幅作品,还有年画传承人们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坚守和执着。 按照展陈理念绕场欣赏所展精美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   年画制作现场展示 据策展人谢圣心、吴妍、张哲介绍,桃花坞木版年画孕育在江南花海深处,这里是富有自然、人文地域的人间胜境。自唐宋以来至明清,这里人烟阜盛、雕梁画栋、书画雕版印刷业繁荣。康乾盛世,亦是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繁荣期,品读年画,已成为江南年味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此次展陈共分有迎新、传承、创新三大板块:迎新篇含“鸿禧迎新”“合和共生”“江南气象”三个主题,讲述桃花坞木版年画中展现的江南胜景与年节符号,在迎新的主基调中了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体悟它的和合之美;传承篇有“历史”“技法”与“展陈缘起”,以点带面地概述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发展脉络,华东师范大学与桃花坞木版年画间结缘过程;创新篇则以“当代新生”为主标题,讲述以乔麦年画工作室为代表的新生代木版年画传承人的经营和新时代创新发展等。 “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也是江南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创造与经营理念的核心构成要素。“鸿禧迎新·和合共生”之“和”既指人际“和顺”“和敬”的道德情感,也指“和谐”“和睦”的价值观念。“和”中还包含了“生”,即“生生不息,和谐共进”。年画迎新,事业兴盛,本次展览彰显了“和合迎春”的吉祥喜庆氛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捐赠善举为学校卓越育人工作提供了助力,是“非遗进高校”的重要成果,不仅促进了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是上海与苏州携手同行、共同发展的见证,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华彩旋律。新年将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长三角一体化更加紧密,让我们共赏江南艺术的灿烂光华! 来源:华东师大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87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