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陈嘉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发表学术论文《知识论语境中的理解》。该文是陈嘉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知识论的系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理解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形成不同的理解论。近些年,理解作为一种与认识相区别的认知方式,成为英美知识论研究关注的新热点。以意义与意向性(心理因)的关联为核心的理解论,选择从意义概念切入,在实践知识论的视域中研究理解问题,并将对语言及行动的意义的理解,诉诸言说者或行动者的心理因,尤其是意向性的把握。意义领域中的理解的特质表现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心灵的交流与汇通(尽管它未必显露出来),这也正是理解与认识的基本区别。理解的基础是理由,而非事实。理由可以包括事实,但远不止事实。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理解的方法的特殊性,即它运用的是“最佳解释的推论”方法。
陈嘉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讲席教授,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术兼职有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哲学分析》、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等期刊的编委。本篇是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第4篇论文。其论文有较高的转载与引用率,迄今已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0篇。曾数次入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编写的“学科高被引作者”榜(哲学前20名)。多次获得教育部、上海市等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来源:上海交大)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