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岁月:南渡北归继讲说
北大哲学,是经过血火淬炼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一路南迁,三校合并,伫立起西南联大这座精神的丰碑。 “抵绝徼,继讲说。诗书丧,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 冯友兰先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铭》 中的寥寥数句,雕刻出了一个文化命脉不绝如缕的时代里哲学人的心绪。
对熟知中国历史的冯先生而言,南渡是民族历史上永远的痛。从晋到宋,再到明朝,三次南渡,皆未北返。算上这次,已是中华民族的第四次南渡。能否凯旋北归,奔走在南迁路上的哲人并不知晓。他们只知道一件事: 尽读书人的本分,以自己的全部深思,撑起民族救亡的支点。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冲动。
于是, 冯友兰完成了重构民族哲学的《新理学》体系。
汤用彤出版了全面超越日本学者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
金岳霖的《论道》 、 陈康的 《巴曼尼得斯篇译注》等一批重要著述,均已成为标识20世纪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坐标。
所有的著述思考,都与民族危亡、文化存续的自觉意识密切相关。
冯友兰将《新理学》、《新事训》等书命名为“贞元六书”,取意正在于要通过哲学的构建重塑中国文化的精神,从而完成“贞下起元”的文化更新过程。在西方哲学研究这一似乎与民族精神存续无关的领域里,也同样灌注着光大中国文化的志向和期许。 陈康曾发下弘誓大愿: 将来如若“使欧美的专门学者以不通中文为恨,甚至因此欲学习中文,那时中国人在学术方面的能力始真正的昭著于全世界” 。
冯友兰蓄须照
《新理学》书影
联大八年,多难殷忧。从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共有72人。昔年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纯粹偶然的数字巧合,不免生出无限遐想。在这72位学子中, 周礼全、任继愈、 王浩、冯契、王太庆、石峻、汪子嵩、邓艾民、张世英、黄枬森等 ,日后无一不是学界的一时人杰。
张世英的毕业证书
日后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马哲泰斗黄枬森先生 ,当年投笔从戎,投身到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之中。即使年过九旬,他依旧记得当年的险恶:在滇缅公路这条中国战区唯一的后方补给线上,坡陡、弯多、路窄,几米外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翻越怒山几乎与死神擦身而过。幸运的是,黄枬森终于等来了凯旋北归。随着抗战胜利、北大复校,黄枬森回归校园,继续学业,师从郑昕先生,专攻康德哲学。他在沙滩红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更见证了北大哲学的新生。
(来源:北京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