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视窗

中山大学研究揭示学校生活方式干预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周月琴、朱艳娜)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成年期的心血管疾病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未能有效控制心血管健康危险因素。从全生命周期健康的视角出发,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尤为重要,而不应仅关注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最近,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生命八要素”(Life’s Essential 8,LE8)框架,通过饮食、运动、尼古丁暴露、睡眠、体质指数、血糖、血脂和血压8个指标,对儿童青少年整体心血管健康进行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已被证明能够有效预测成年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

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普遍偏低,尤其在体力活动和饮食方面。基于学校的生活方式干预被认为是一种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有效策略,因为学校环境可以覆盖大多数儿童青少年,并通过教师的支持和家庭的配合,最大程度地减少干预实施的障碍。虽然国内一些针对肥胖的多中心学校生活方式干预研究显示对儿童体质指数的有益影响很微弱,但这些研究并未对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进行综合评估,也未采用全国性样本。基于学校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中国儿童青少年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影响尚未可知。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朱艳娜副教授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近日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school-bas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a 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的论文,该研究通过对一项覆盖我国94所学校的针对儿童肥胖的全国多中心干预项目进行事后分析,采用最新的LE8框架评估心血管健康,揭示了基于学校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中国儿童青少年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研究纳入了我国七个地区94所学校5.7万余名7~17岁的中小学生(其中干预组30629人,对照组26581人)。干预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保持常规状态。干预措施由三部分组成:(1)支持性的学校和家庭环境,包括成立学校监督委员会以及给家长发放干预手册;(2)通过结构化课程、海报、活动和家长会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3)加强学校推广,包括设置必修体育课时以及自我监测饮食摄入和体育锻炼情况。在干预前后,基于LE8的评分方法,采用4个健康行为(饮食、体育活动、尼古丁暴露和体质指数)和3个健康因素(血脂、血糖和血压)指标评估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计算总体心血管健康得分、健康行为得分、健康因素得分。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干预效果。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学生的总体心血管健康得分和健康行为得分分别增加了0.89分和1.35分,理想心血管健康(总体心血管健康得分≥80分)的可能性增加了14%,但健康因素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与高中生(10~12年级)相比,干预对小学生(1~6年级)和初中生(7~9年级)心血管健康的改善效果更好。

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校的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健康行为,而小学和初中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窗口期。作者还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心血管健康有效干预的组分和机制、实现这些有益要素的可行方法、干预的长期效果、性别和青春期的调节作用、健康干预获益的潜在性别不平等,尤其是要针对LE8开发一个数字评分工具,以便更好地进行个体化评估、临床评估和研究应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朱艳娜副教授与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马军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郭芃菲、硕士研究生周月琴、邹志勇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学生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等经费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4.037371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215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