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召开2024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1月16日,学校召开2024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会议以“创新引领 数智驱动 全方位推进课堂革命”为主题,系统总结过去一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谋划2025年人才培养工作。校长孙其信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领导杜太生、王勇、杨志出席会议,副校长林万龙主持会议。
孙其信代表学校对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向6位教师的精彩分享和全体教师长期以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全体教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决心和有效探索,有力提振了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大学最根本的职能是教书育人,这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从学院到部门,再到广大教师,全校上下把教育教学当作科研进行深入研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孙其信强调,要认清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时代背景下中国农大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两步走”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面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学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农林高等教育的领头羊,要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认真履行好、肩负起应当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要从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教育评价和学生发展等多维度推动教育教学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自主培养改革,要调结构、提质量。近年来,学校在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拓展交叉基础上谋篇布局了多个新专业、微专业和新方向,这是积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有效行动。同时,课程和课堂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基本要素。学校实施课堂革命,推动根本性理念、方式、过程、效果、评价的全方位转型。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已经踏上正确道路,要坚定走下去、走出成效。要认识到智能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是教育教学领域必须面对的现实,将引发由重大技术进步带来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的深刻革命。有论点认为,人工智能开启高等教育发展新纪元,全球高等教育进入“智慧教育元年”。高等教育面临全面性变革,教育范式由“师-生”二元结构走向“师-生-机”三元结构,教育场景由有界走向无界,教育资源由用户生成走向智能生成,教学形态由人际交互走向人机交互,教育评价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育治理由经验主导走向数智询证,教学科研由数据驱动走向智能驱动。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智能革命,要积极主动融入、主动把握、主动利用智能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好技术进步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025年,全校上下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新进步。
林万龙表示,过去一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坚定贯彻落实学校战略部署,生源质量再创新高,在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数智教育转型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取得长足进步与标志性成果。新的一年,本科生院将稳步推进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力量,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一流本科教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厚植知农爱农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围绕2024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和2025年本科教学重点工作,作“创新驱动 卓越前行——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十新’”工作报告,系统阐释了本科教育教学的新篇章、新发展与新成效。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工学院教授韩鲁佳、动物医学院教授张国中、生物学院院长兼未来技术学院院长郭岩、美育教学中心主任李险峰与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分别围绕“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化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举措与落实”“《工程思维:从创意到创新》大类平台课程建设与实践”“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改革”“‘领航未来’计划——‘课程-项目’式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大美育’格局构建与成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学院本科教学实践”进行报告交流,展现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全面发展、培养范式创新、国际化培养等多维度的改革活力与成果。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全校大类平台课程责任教授,本科视导组代表,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学院长等在主会场参会。同时,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设立线上分会场,共同参加会议。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2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