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植保学院主办“多样生物 多彩种子世界”科普活动荣获北京市科协2024年“优秀活动”奖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近日,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对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有关组织单位、个人和活动予以工作表扬的通知》,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人才培养基地(蒋娜,编号001),北京植物病理学会,北京市委统战部“统农 002”北京科技小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怀柔绿农康地果蔬科技小院在怀柔区分会场主办的“多样生物 多彩种子世界”科普活动凭借其创新性与科普实效,荣获“优秀活动”奖项。
践行科普为民,打造多样体验
由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与北京绿农康地组成的15人团队以实物展览的形式,为近万名青少年儿童呈现了小麦、玉米等种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奇妙变化,同时展示了各类精美的昆虫标本。
不仅如此,活动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浸润式互动环节:工作人员准备了无菌培养基,收集参与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真菌,让大家亲身感受微观世界的奥秘。此外,团队还建立了科普微信交流群,以便在活动结束后,持续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多样化、丰富化的科普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成功营造出良好的科普社群效应,有效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参与热情。
活动期间,北京市科协、怀柔区委和区科协相关领导到展台进行参观指导,并对组织的科普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激发求知欲,营造科学氛围
在“穿着防弹衣的种子”这一主题展区内,重点展示了彩色包衣种子。通过深入浅出的展示,观众们得以从科学视角,深刻认识到种子健康保健对于农业生产的关键意义。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此处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观赏,热烈地探讨着种子背后所蕴含的奇妙奥秘。
“看得见的微生物”主题展区,重点展示了真菌的多样性,志愿者向参观者介绍了人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真菌,讲解了对有害真菌的防护和有益真菌的开发利用等相关专业知识,让观众感受到微生物世界的神奇与魅力。
在“有趣的虫虫世界”主题展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的100余份精美昆虫标本整齐陈列,同时设置了多个模拟昆虫野外生存环境的生态缸,彩虹锹甲、霍尔曼花金龟、中华斧螳、兰花螳螂和丽冠蠊等昆虫在其中“安营扎寨”。志愿者们以专业且热忱的态度,耐心地为每一位参观者讲解昆虫独特的外形特征与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并号召公众要更加重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揭秘和你朝夕相处的神秘嘉宾”互动环节,科普志愿者带领近500名参与者在活动现场提供的无菌培养基采集自己的手指、毛发等部位的微生物,并在活动现场结束的一周内,通过学会科普团队建立的微信互动交流平台,由学会监事罗来鑫教授——为参与者进行相关微生物知识的解答和精彩点评,并向大家展示他们团队平时采集的十分有趣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让大家意识到微生物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倡导大家勤洗手、讲卫生,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城墙。
汇集各方资源 用心服务群众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共怀柔区委宣传部、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和怀柔区农业农村局等多家单位主办,怀柔科技馆联盟、北京市怀柔区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关村微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承办,活动凭借精心设计的内容与形式,引领近万名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从全新视角深入且直观地领略生命的奇妙,感悟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社会化、组织化、项目化、网络化的方式推进科普日工作,突出科协的特点。统筹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实现科普资源的有效利用,展现科技魅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激发创新自信,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2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