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伍继红:从人大高分录取到低保户,背后真相是什么?
当今社会城市人家都非常看重教育,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都全力以赴,给孩子供应最优秀硬件、软件设施。
但是在乡村,重男轻女现象还比较严重,女孩往往都受不到太高教育,很早就结婚生子,重复父辈悲惨无知一生。
本文主人公伍继红,虽说是個女孩,但是她不止受到高等教育,况且在当时还以极高分数考进人民大学,变成村里人眼里“天之娇女”,因在她考试那個年代,在1994年大学毕业后是包分配。
所以在别人眼里,考进大学就相当于拿到“铁饭碗”,有一生不愁永久饭票。
但是现实果真这般吗?伍继红是不是真在毕业后分配到一份很好就业,一生吃穿不愁呢?
毕业后受到最先個次打击
本来按照1994年国家政策,伍继红毕业后是可以包分配,毕业后会有一份现成就业。
可是情况在1996年发生更迭,毕业后不分配得自己去投简历找就业。
这個政策对伍继红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她一個乡村上来女孩,凭着城里孩子几倍奋勉好容易进入一個高等学校,却没设想到是这般残酷结局。
一开始伍继红并没有气馁,她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想进入体制内就业,自己考一個“铁饭碗”。
不过可惜是,笔试过,面试却没有过,伍继红遭遇毕业后最先個次“滑铁卢”。
南下求职婚姻破裂
公务员考试失败后,伍继红在北京继续找一段时间就业,无奈学专业太过冷门,她只好又转战天津,广州等地,最后在广州找到一份文职就业干起来。
但是伍继红就业都干不长,前前后后干过不少临时工。到处找就业到处碰壁,让伍继红产生强烈心理落差,精神也慢慢焦虑起来。
这个时候,她碰到了初中同学,两个人一来二去开始交往,伍继红开始了第一段婚姻生活。
第二次婚姻
伍继红跟第一任丈夫生下一个女儿不久,丈夫便婚内出轨了,离婚后丈夫带女儿离开,她无处可去,只好回到了前夫的老家。
在那里她认识了第二任丈夫。第二任丈夫是村里的贫困户,娶到伍继红这个高学历的媳妇心里非常的高兴。
可是婚后不久,他就发现伍继红喜欢自言自语,有时候精神也不太正常,他不放心伍继红出去工作,只好自己打工承担起一家人的生活花费。
在婚后的几年时间里,伍继红又生了四个孩子。
挣得少家里人又多,伍继红申请了低保户,精神在长期的压抑和怀才不遇中每况愈下,人也越来越糊涂。
出现转机
原以为伍继红就会这么贫穷、悲惨的度过后半生的日子,转机出现了。2017年,帮扶干部下乡调研,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居然发现伍继红是人大的毕业生。
这强烈的现实落差激起了干部深深地感慨和同情,她马上汇报了上层领导,找记者采访报道,一时间伍继红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昔日的人大同学、班主任以及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给伍继红捐款,盖新楼,孩子们也终于吃上饱饭穿上了新衣。
所谓救急不救穷,仅仅捐款解决不了伍继红家的根本问题。班主任和同学鼓励着伍继红,让她不要放弃,不要再自甘堕落,得抓紧复习专业知识,尽快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但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伍继红已经将近十几年没有外出工作过,专业知识也已经许久不曾接触,天天就是围着老公孩子灶台转,再要跟上时代已经并非易事了。一代“天之娇女”真的就此陨落了。
后记
有人说伍继红的遭遇得怪国家政策,如果当时还毕业包分配,伍继红一定不会是现在这副惨境。
其实不然,当年那么多毕业生,也没几个活成伍继红这样落魄的,可见根本原因还在于她自己。任何时候不怨天尤人、不抛弃不放弃,定会活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2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