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视窗

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圆满举办

12月13-16日,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暨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嘉庚独创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持助。来自国家级240余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132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鹭岛,交流思想、探讨学术、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16ED5F7D70B70C05AA8ED3F042B_7F6DAF47_7F2AB.jpg

开幕式上,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厦门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学校工程热物理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向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进一步探索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助力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建言献策,恰逢其时、十分有意义。

48668572FE67D1ED6AE966E43FB_5F0FB2B0_4237E.jpg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金红光院士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致辞,他着重工程热物理学科永久以来围绕能源、动力、排放控制等国家重大需求,而今在能源利用模式转变与碳中、新形势下,面对新、更大挑战、机遇。希望参会同仁交流经验、共享成果,推动科技独创,为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分会主任杨勇平院士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分会致辞,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科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果,表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位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科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并鼓励青年学者立足能源国情,面对挑战,勇于创新。


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处长关永刚作《2024年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基金资助与就业情况》报告,祥明介绍2024年基金项目申报、项目资助等情况,为广大学者申报该领域基金项目供应宝贵主张、有益指导。他希望以基金项目交流为依托,为相近领域专家学者供应知识获取、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形成经常性基石研究交流协作意境。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由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院士、清华大学段远源教授分别担任主席。香港理工大学严晋跃院士、厦门大学郑南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宋永臣教授分别作题为《跨学科科学助力能源转型:共创将来》《以基石研究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吸附能源-水-空气交叉研究》《二氧化碳封存利用理论与技术》大会特邀报告。


本次年会围绕6個专题开展交流:基石热力学;热力系统循环;热泵、制冷空调;材料热物性;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可再生能源、脱碳、储能,交流格局涵盖卓著论文评选、论文口头汇报、论文展报交流,同期开设学科交叉独创论坛。共设置1個主会场、6個分会场,共有4個大会特邀报告、16個分会场特邀报告以及233個年会论文张贴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研究最新进展实行热烈而深入探讨交流,促进学术思想碰撞。

2D9A292DDBA86EE561AEB14509F_E33D8415_4BF13.jpg

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同期举行,围绕“循环与热力系统”“热泵、制冷与工质”“生物质转化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4個主题开展交流。共有148项基金项目实行结题汇报,183项基金项目实行中期展报交流。

DA76EB4392ED8DD2B0DBF32EAB5_D0F1F92A_6646E.jpg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举办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作为学会系列会议之一,已变成国内该领域级别最高、参与人员最广、感召力最深学术盛会。本次大会瞄准国家能源战略、“双碳”战略,为与会专家搭建一個高水平交流平台,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推动学科进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209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