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由中山大学承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之“中德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下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围绕中德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德国际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教授、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先生开幕致辞,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亚琛工业大学副校长Ute Habel教授、慕尼黑大学副校长Francesca Biagini教授等教育管理部门代表以及中德高校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学者对话环节,来自中山大学、科隆大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图宾根大学医院、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的众多学者、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围绕论坛议题,从自身多年的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德高校国际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描绘了中德高等教育体系的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最后,论坛主持人、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教授做了论坛总结。她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科技创新则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与时俱进,保持知识的更新迭代,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倡议中德双方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创造新模式,促进中德大学人才联合培养,推动中德国际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2022年是中德建交五十周年。过去50年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通过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德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深入。中国教育部和德国教育与研究部签署了多份合作声明,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全面升级两国教育和科学交流,深化两国职业教育,双方教育合作交流硕果累累!
本文链接:https://www.19150.com/cul/10945.html